春风拂面书香来,桃李润雨花自开。第四届“兰沁”悦读节伴着幽幽花香、朗朗书声,于3月7日拉开序幕。
3月15日下午,兰陵中学邀请常州舣舟诗社成员,常州黄仲则诗词研究会理事,《晚香诗词》主编朱惠静老师来校,为七八年级的小文学爱好者们作了场《走近唐诗宋词》的讲座。
讲座开场,朱惠静老师首先展示了她曾经为学生创作的藏名诗,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同学们既惊叹于诗词的美妙,又羡慕有这样的老师。朱老师分别为同学们阐释了诗和词的格律规范以及创作方法。
朱老师的讲座注重趣味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结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授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整个讲座过程师生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此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诵读、欣赏和创作诗词的热情。
学生感言:
“兰蕴胸中人似玉,墨香纸上笔生花。”这是朱老师对我们兰陵中学学生的评价,这两句诗词让我直接体会到了诗词的音韵美。我认真聆听讲座,明白写一首诗并不容易,有许多讲究,如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还要懂得押韵。在今后闲暇的时间中,我也会尝试去创作诗词。
——八(3)班黄茹雪
诗词,是通往世界的窗户,是描绘心灵的画作,是感受生活的殿堂。今天我们参与了朱老师的诗词讲堂,明白了写诗的不易:平仄押韵要讲究,对仗诗意在其中。越是对诗词有更深的了解,越是佩服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挥笔成章的风采。如今阅读着语文书上那一篇篇优美的古诗词,方才能更深入地领略文人墨客心中快乐悲伤并存的真实情感,我会追寻他们的步伐争取在诗词创作上更进一步。
——八(4)班郑健
在一种诗香的氛围中,我跟随朱老师走进了唐诗宋词的世界。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古诗的知识。比如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合成为平仄”等。一直以为,写诗不过是尾字要押韵,但通过今天的讲座,我才真正了解到文字的魅力。受其感染,我也提笔写了首诗:
月夜
月霜满地无处藏,
银光洒入半边窗。
寄情于月人难忘,
何时才能还故乡?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懂得了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七(3)班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