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兰陵中学在上海师范大学王洁博士引领下,开展高校合作项目《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推进市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构建以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新样态》建设,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促进学生情智发展,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5月18日,学校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开展“新课标背景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邀请二十四中集团校的优秀教师、各学科领域专家、王洁博士工作站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语”众不同
语文组吴丹老师以制作“旅行手帐”为情境,设置四个学习任务:通过让学生整理行李箱了解体会作者经历的苦痛和生死考验。通过制定旅行路线,引导学生圈画时间、地点转换关键词句,把握游踪,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能力。“推荐打卡景点”、“交流旅游感悟”让学生从眼前之景联系到心中之景,从而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常州市河海中学梁梦玲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和各拉丹冬初接触,通过让学生给图片配文案、写好友点评分析景物特征和写作方法。通过分析作者经受的苦难,理解作者的“苦难观”,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如何直面苦难。
常州市兼职教研员、特级教师梁增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这两位老师都以“学”为中心,既保证了丰富的语文活动,又保持了语文课堂的文学性本质。通过活动形式,学生明确了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心中有“数”
数学组张正青老师从三角形的各种几何元素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代数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和符号语言等数学核心素养。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姚晓娟老师通过“回顾旧知,以旧探新”,“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同件互助,合作交流”,“小结思考,内化提升”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猜想、推理的活动过程,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正高级教师万荣庆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路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并从学习目标清晰化、学习内容结构化、学习路径任务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维度对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以学习为中心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群“英”荟萃
英语组钱欣老师运用情景导入,从身边的家长会引到学生学习情况的表述、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两人合作、小组活动、学生展示等形式为学生一步步搭建支架,引发学生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思考,最终形成学生个人学习数字画像。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吴鸣老师以家长会为引子,中间贯穿知识点的渗透,用自然流利的表达过渡。吴老师出色的音调音色甫一开口就吸引了全体师生的注意,让学生也沉浸其中。
市学科带头人、教科院附中陈黎萍老师和兄弟学校老师依次做出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贯穿新课标要求,依据学情,备教材、备学生。只有充分备课,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率才会高。
格“物”穷理
物理组徐刚老师在课堂上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通过直观的物理现象和具体的实验操作,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们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解释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得到了深入的学习体验。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郑智伟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了浮力的概念。他不仅将物理原理环环相扣地呈现给学生,还巧妙地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他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郑老师注重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数据处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在点评环节,常州市勤业中学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卢凌书记指出,这两节不同风格的课展现了独特的教学方式。徐刚老师的课堂风格沉稳细致,郑智伟老师的课堂风格则天马行空。尽管风格各异,但两位教师的课堂效果同样出色,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王洁博士专家团队成员指出,两位教师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独树一帜。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知识,却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音”材施教
艺术组高磊老师以京剧的脸谱为起点,通过脸谱颜色和构造引入新课程,并通过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让学生充分了解京剧角色与人物性格。他生动幽默的讲解和精彩华丽的表演让课堂效果非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常州市第二十中学天宁分校王世豪老师展示了丰富的个人文学素养,课堂内容内容丰富。他通过对比曲牌题文学性和音乐性的不同,引导学生对锡剧、昆曲和河南戏等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他还通过改编的《华容道》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受到学生热烈的反响。
市音乐兼职教研员程文彬老师对这两位音乐老师进行了点评。她指出,这两位音乐老师主要介绍了国粹京剧,以戏剧和锡剧为例,让学生在参与戏曲音乐的艺术活动和理解戏曲艺术的综合过程中体会到戏曲艺术的地位和作用。
以“劳”为梦
常斌斌老师开设了以《劳动播种梦想,实践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梦想课程,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分享了在学校“行知园”种植的点点滴滴,感悟到梦想之花需要靠勤劳和汗水浇灌。市教育基金发展会秘书长胡红女士从学生立场、主题学习、育人方式等方面对本节课做出了点评,认为本节课是梦想课程的一次创新,给学生创设了展示的舞台,推动每一个学生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
“心”向远方
朱飞虹老师结合班级文化主线和英语学科特点,开设以《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为主题的班会课,学生参与小游戏,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目标,发现自己成长路上的小难题并探索解决方式。王洁博士从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社会互动,自我管理方面指导了学生社会情感支持的方式,提出主题班会课有助于融洽同伴关系,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收获乐趣和友谊。
常州市兰陵中学举办的新课标背景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十二位优秀教师立足课堂,展示教学理念和方法。每位参与教师围绕新课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校际间的交流提供宝贵平台,也为探索新课标下的高质量课堂教学提供有力参考。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学习中心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向深处迈进、向广处拓展、向实处发力,以高质量教学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