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风起秋意浓。9月25日,常州市兰陵中学成功举办“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合作项目第四次活动,上海师范大学王洁博士团队,原上海市古美中学校长、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督学张玲玲参加本次研讨。
上午钱欣老师执教《7A Unit3 My school》,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任务促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陈静老师执教《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她以中国机长刘传健的故事导入新课,教育青少年要明确责任意识,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并具有感恩之心。
下午,在课程发展处副主任谢振宇的主持下,研究团队开展“主题式”评课+沙龙研讨。
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阐述教学感悟及研究专题的思考。陈静老师试图通过简化问题和促进合作讨论,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和社会责任感。钱欣老师分享她的教学体验,指出课堂活跃度和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她提出除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同样重要。
与会教师畅谈暑期阅读《社会与情感能力》一书后的收获与困惑。钱敏慧副书记强调将社会与情感能力有效地融入实际教学的复杂性,提出这需要长期的策略和对学生行为的深入了解。颜婷婷老师则从家庭教育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加积极和坚韧。
王洁博士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准而全面的点评。她提出“实践三要”:要激发学生自我意识——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内容传递情感,要触发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自我意识,而不是简单地“植入”这些元素;要努力与学生思维一致——教学行为和节奏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要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创设有助于深度思考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等多个实用主题。
研究团队成员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火花四溅。来自上海的张校长就学生表现、教学方法和课堂实践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她提出教育不仅应注重学习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和自信心。丁峰副校长认为,社会情感能力不应单独作为一个新课程来教授,而应与现有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有机融合,通过“一题多阶”的教学设计,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问题,从而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赵敏慧副校长特别强调“健康”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她认为,真正健康的课堂氛围应借助教师的智慧来实现。
丁文黎校长感谢王洁博士和其团队的专业指导,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丁校长强调,在高度数字化和机械化的现代社会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和深度思维。教师的课堂设计应更加接近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知水平。丁校长鼓励教师们勇敢尝试新方法,并期待专家们能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以助推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研讨活动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与能力发展。我们将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共享,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