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兰中新闻>>文章内容

小“提”大做,刨根“问”底

常州市兰陵中学“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合作项目培训(第七次)

发布时间:2023-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史明君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上海师范大学王洁博士团队再次莅临常州市兰陵中学,开展“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合作项目第七次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课堂提问”对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作用,通过课堂观察和沙龙研讨的方式开展。

  “假如你是一只猫,你会给自己取一个什么昵称?”钱敏慧老师的语文课《猫》,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学习,以文中猫的遭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情感。

  张永康副主任的历史课《美国内战》,从经典文学作品、电影以及环环相扣的提问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辨,通过分析历史材料,理解美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它们如何导致内战。两位老师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关注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下午的沙龙研讨环节,教师们分为四个小组,王洁博士团队成员和校领导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课堂提问”对支持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作用。各小组围绕“引导式提问的设计与实施”、“创设学生提问的机会”、“促进学生参与的提问策略”以及“提问与课程目标的对齐”四个任务进行思维碰撞,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张玲玲校长和王洁博士分别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学生情感联系进行专业点评。张玲玲校长对四个小组的讨论做了点评,并从“问题链”设计的适切度、创设学生“提问的机会”,对提问的“反馈之反馈”、提问的“语言艺术”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建议。王洁博士强调教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支持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并且这种支持需要通过提问、反馈、引导等教学技能表现出来。同时提出“小组合作在对学生学习支持方面的重要性,要有效合作而非‘合座’”,“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提问’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动机”三个观点。

  丁文黎校长认为本次沙龙聚焦“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青年成长营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带来很多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启发。她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生长”,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涵盖教师、学校乃至家长。教育应当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标准答案。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通过聚焦课堂的小“提问”,实现了一次教师间的大探讨。每一次课堂“提问”,都是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支持,每一次项目研讨,都是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深入思考与创新,共同推动着兰中教师的教育实践向着更全面、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